幽门螺旋杆菌如何根除?
幽门螺旋杆菌 ( Helicobacter pylori  Hp) 感染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人类感染性疾病,并且与许多常见上消化道疾病,如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病 (PUD) 及胃癌有关。
幽门螺旋杆菌(Hp)如何检测?
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方法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。其中侵入性方法依赖胃镜胃黏膜组织活检,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(RUT)、胃黏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、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、细菌培养、基因检测方法;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胃镜检查,包括 13C 或 14C 尿素呼气试验(UBT)、粪便 Hp 抗原检测及血清 Hp 抗体检测等。
细菌培养是目前公认的 Hp 检测金标准,但对培养条件与技术的要求限制了该方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。组织切片检查特异性高,而敏感性稍低。RUT 试验和 UBT 试验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 Hp 感染检测方法。RUT 试验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,快速经济;UBT 试验是一项无创伤性检测方法,简便易行、准确性高、重复性好。
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?
1. 消化性溃疡
2.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(MALT)淋巴瘤
3.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
4.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
5.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
6.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(PPI)
7. 有胃癌家族史
8.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(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)
根除方案的组成
初始治疗:铋剂 + PPI + 2 种抗菌药仍为首选
抗菌药物组成方案有 4 种:
1. 阿莫西林+克拉霉素
2. 阿莫西林+左氧氟沙星
3. 阿莫西林+呋喃唑酮
4. 四环素+甲硝唑或呋喃唑酮
标准剂量铋剂:枸橼酸铋钾 220 mg /次,2 次/天,餐前半小时服用。推荐的服药疗程为 10 天或 14天,现在已不用 7 天的方案。
对青霉素过敏者推荐的抗菌药物组成方案:
1. 克拉霉素+左氧氟沙星
2. 克拉霉素+呋喃唑酮
3. 四环素+甲硝唑或呋喃唑酮
4. 克拉霉素+甲硝唑
如果对铋剂有禁忌症或证实 Hp 耐药率较低
对铋剂有禁忌症或证实 Hp 耐药率较低的,采用标准三联方案、序贯疗法、伴同疗法。
标准三联疗法:质子泵抑制剂  (PPI)+克拉霉素+阿莫西林,PPI+克拉霉素+甲硝唑
序贯疗法:前 5 天 PPI +阿莫西林,后 5 天 PPI +克拉霉素+甲硝唑
伴同疗法:将序贯疗法中的 3 种抗生素和 PPI 合起来一起服用(不分先后)即伴同疗法
两次治疗失败后的再治疗
如果经过上述四联方案中 2 种方案治疗,疗程均为 10 d或 14 d,失败后再次治疗时,失败可能性很大。在这种情况下,需要再次评估根除治疗的风险--获益比。胃 MALT 淋巴瘤、有并发症史的消化性溃疡、有胃癌危险的胃炎(严重全胃炎、胃体为主胃炎或严重萎缩性胃炎等)或有胃癌家族史者,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获益较大。方案的选择需有经验的医生在全面评估已用药物、分析可能失败原因的基础上,精心设计。如有条件,可进行药敏试验,但作用可能有限。
参考文献:
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解读
点击查看>>>>>
重视临床幽门螺杆菌的诊治:参照共识,个体调整
点击查看>>>>>
“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”解读
点击查看>>>>>
京都全球共识令人瞩目:幽门螺杆菌胃炎防治策略更新
点击查看>>>>>
【英】多伦多共识:成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(2016 版)
点击查看>>>>>
本文由杏树林编译整理。如需转载,请联系18210077621授权